2016年4月16日 星期六

4/13資訊組織上課心得


今天老師讓我們自己去找考試可能會考的問題以及答案。其他同學提出來的問題有像是ISBD的目的、Paris Principles 認為建構編目規則的原則為何等等,這些都是老師上課所提到的重點,也讓我對考試有了一個基本的方向。

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

4/06資訊組織上課心得


今天老師繼續針對ISBN的相關規範進行講解,像是在出書時要先申請ISBN,然後如果出版品有新的版本或格式產生轉變時就要再申請一組新的號碼,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辨識不同的書,另外也提到ISBN要印在一本書的某些地方才算是符合規定例如:書名頁反面、書名頁最下面、書背下方等等,而如果這本書有書衣的話也必須在其下方印上ISBN。除了ISBN以外老師還提到了用於連續性出版品的ISSNISSN可以用於像是期刊這方面的資源,其以8個數字組成,最後1碼為檢驗碼,只是這組號碼與ISBN不同是不代表任何意義的,而當出版品以不同語言出版時就必須再申請一組ISSN

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3/30資訊組織上課心得


今天上課開始針對ISBN的相關規範進行講解。ISBN的起源是當初書商為了方便進行交易,因此產生了用數字組成可供電腦辨識的ISBN,而ISBN的組成相當特別,在新的規定中ISBN5個結構組成一串有13個數字的號碼,藉由這組號碼可以了解其出版地的國家與出版社是哪一個,而這串號碼也會因為國家、出版社等等而使結構的長短有些許差異,像是發行量大的國家其國家的代碼就相對較短,只是這種系統可能會因為出版社倒閉或其他因素使其分配到的號碼未使用完,並且就此成為空號不得再使用。

2016年3月26日 星期六

3/23資訊組織上課心得


 今天老師一樣繼續針對國際書目著錄標準進行講解,其中提到ISBDRDA有些特點很相似,那就是它們的細目都是有次序性,因此在著錄時必須確保順序沒有錯誤,另外他們都有規定特定的細目是必備的以及不能重複著錄,除此之外ISBD在某些可重複著錄的細目上還必須注意標點符號也要重複使用,而當著錄時如果碰到同一個紀錄有多種語言則直接紀錄,不需要自己在做翻譯的動作。

2016年3月19日 星期六

3/16資訊組織上課心得


今天依舊延續上次的課程繼續針對國際書目著錄標準進行講解,首先提到ISBD所涵蓋的資源包括:電子資源、錄音資源以及紙本資料等等,除此之外還提到ISBD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國際間的書目紀錄交換變得更加方便,並且藉由規定著錄的元素順序與標點符號的利用使不同語言間的隔閡降到最低,而不同類型、規模的圖書館也能根據自身需求來決定非核心的元素是否要進行編目。

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

3/09資訊組織上課心得


今天老師開始針對國際書目著錄標準進行講解。通常每一個國家都會有一套固定的編目資料標準,但圖書館可選擇用或不用,只是如果選擇不用就會造成與其他圖書館的隔閡,除此之外國際書目著錄標準也規定書目紀錄至少要有固定的某幾項例如:題名,其中還提到多層次的編目像是如果一本書有十章而且每章有十節,那最後總共可以編111個書目紀錄,而圖書館要依自身特性與資料性質來決定編目紀錄的多寡。

2016年3月5日 星期六

3/02資訊組織上課心得


今天上課內容延續上星期的部分,繼續針對國際編目原則進行介紹。今天老師提到在圖書館的紀錄中,不論一本書有多少本副本或是一個套書有多少本都只要製作一個紀錄,除此之外目錄也分成目前館內已經擁有的資源及還沒有的資源,另外老師也提到目前台灣的圖書館的書櫃的尺寸與規格,這種事平常去圖書館都沒有仔細注意,後來去圖書館還特別去注意一下這件事,感覺相當不可思議。